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在新时代的文旅发展浪潮中,“音乐+文旅”作为一种极具活力与创新性的融合模式,正逐渐成为推动地方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音乐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强大的感染力,能够跨越语言和文化的障碍,连接不同的人群和地域。当音乐与文旅深度融合,不仅为游客带来了全新的沉浸式体验,也为地方文旅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内涵。从2020年开始,各地纷纷探索“音乐+文旅”的创新模式,通过举办音乐节、打造音乐小镇、开发音乐主题旅游线路等方式,将音乐元素深度融入文旅产业,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这些实践不仅丰富了文化旅游的内涵,也展示了音乐与文旅融合的巨大潜力和广阔前景。
近年来,音乐产业与文旅产业的融合趋势愈发明显,成为文旅市场的新热点。从国际知名的音乐节到地方特色的音乐小镇,从城市中心的音乐演出到乡村田野的音乐体验,音乐与文旅的结合形式日益多样化。2020年之后,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逐步调整和文旅市场的复苏,音乐文旅项目更是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一方面,音乐节等大型活动的举办,不仅吸引了大量游客,还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音乐主题旅游线路的推出,为游客提供了更加个性化、多样化的选择,进一步提升了游客的体验感和满意度。在这样的背景下,深入探讨“音乐+文旅”融合发展的现状、模式与未来趋势,剖析其在推动地方文旅产业转型升级中的重要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价值。
政策引领:为“音乐+文旅”融合发展保驾护航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为“音乐+文旅”融合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与引导。2020年,文化和旅游部印发的《关于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意见》明确提出,要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和文化消费模式,其中音乐与旅游的融合被列为重要发展方向之一。2021年发布的《“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进一步强调,要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旅游演艺项目,推动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与旅游深度融合,提升文化旅游产品的品质和内涵。这些政策文件为“音乐+文旅”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为各地积极探索“音乐+文旅”融合发展模式提供了坚实的政策依据。
在地方层面,各地也纷纷出台相关政策措施,积极推动“音乐+文旅”产业落地生根。以成都为例,2022年成都市政府出台了《成都市音乐产业发展规划(2022—2025)》,明确提出要打造“国际音乐之都”,通过建设音乐小镇、举办国际音乐节、扶持音乐产业项目等方式,推动音乐与旅游、文化、科技等产业深度融合,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音乐产业集群。在政策的引领下,成都的“音乐+文旅”产业蓬勃发展,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体验,成为城市文旅产业的新名片。同样,2023年杭州市政府发布《杭州市音乐产业发展行动计划》,提出要打造“音乐之城”,通过举办西湖音乐节、扶持原创音乐人才、建设音乐主题公园等举措,推动音乐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提升城市的文化软实力和旅游吸引力。这些地方政策的出台,为“音乐+文旅”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和支撑,推动了各地“音乐+文旅”项目的落地实施和创新发展。
沉浸视角下“音乐+文旅”的创新实践
1音乐节:打造沉浸式音乐盛宴
音乐节作为“音乐+文旅”融合的重要形式之一,近年来在国内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通过将音乐演出与旅游体验相结合,音乐节为游客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沉浸式音乐盛宴,同时也为地方文旅产业带来了巨大的流量和经济效益。
以2020年开始举办的草莓音乐节为例,它以其独特的品牌定位和丰富的音乐阵容,吸引了大量年轻游客的关注和参与。草莓音乐节不仅邀请了众多国内外知名乐队和歌手,还设置了多个音乐舞台,涵盖了摇滚、民谣、电子等多种音乐风格,满足了不同游客的音乐喜好。在音乐节现场,游客们不仅可以欣赏到精彩的音乐演出,还可以参与各种互动体验活动,如音乐工作坊、创意市集、美食摊位等,全方位感受音乐的魅力和乐趣。此外,草莓音乐节还通过与各地旅游景区合作,推出音乐节+旅游套餐,为游客提供一站式的旅游服务,进一步提升了游客的体验感和满意度。据统计,2023年草莓音乐节在全国多个城市举办,累计吸引了超过100万人次的游客参与,带动了当地旅游、餐饮、住宿等相关产业的收入增长,成为“音乐+文旅”融合的成功典范。
2021年举办的迷笛音乐节同样具有代表性。迷笛音乐节以其深厚的摇滚文化底蕴和专业的音乐演出阵容,吸引了大量摇滚乐迷的关注。在音乐节现场,游客们可以沉浸在摇滚音乐的海洋中,感受音乐带来的激情与震撼。迷笛音乐节还注重与当地文化的结合,通过设置文化展览、民俗表演等环节,让游客在欣赏音乐的同时,也能深入了解当地的文化特色和历史底蕴。例如,在2021年南京迷笛音乐节上,主办方特别设置了南京历史文化展览区,展示了南京的古代乐器、传统戏曲等文化元素,让游客在享受音乐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南京这座古都的魅力。通过音乐与文化的深度融合,迷笛音乐节不仅提升了自身的品牌价值和影响力,也为当地文旅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2音乐小镇:构建音乐主题文旅空间
音乐小镇作为一种新型的“音乐+文旅”融合模式,近年来在国内各地也得到了广泛的发展。音乐小镇通过将音乐元素深度融入小镇的规划、建设和运营中,打造出了具有独特音乐主题的文旅空间,为游客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音乐文化旅游体验。
以2020年开园的成都街头艺术音乐小镇为例,它以“音乐+生活”为核心理念,打造了一个集音乐演出、艺术创作、文化创意、休闲娱乐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音乐主题小镇。在小镇内,游客可以欣赏到各种街头音乐表演,包括吉他弹唱、小提琴演奏、爵士乐演奏等,还可以参观音乐工作室、艺术展览馆,参与音乐创作体验活动,感受音乐与艺术的魅力。此外,成都街头艺术音乐小镇还注重与周边旅游资源的整合,通过与周边的古镇、景区合作,推出音乐小镇+古镇游、音乐小镇+乡村游等旅游线路,为游客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旅游选择。据统计,自2020年开园以来,成都街头艺术音乐小镇累计接待游客超过500万人次,成为成都市文旅产业的新亮点和新名片。
2022年建成的苏州音乐小镇同样值得关注。苏州音乐小镇以“音乐+科技”为特色,打造了一个集音乐创作、音乐演出、音乐科技研发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音乐主题小镇。在小镇内,游客可以体验到各种高科技音乐设备,如虚拟现实音乐体验、智能音乐创作系统等,还可以参观音乐科技博物馆,了解音乐科技的发展历程和最新成果。此外,苏州音乐小镇还注重与当地文化产业的融合,通过举办音乐科技论坛、音乐产业博览会等活动,推动音乐与科技、文化、旅游等产业的深度合作与交流。通过音乐小镇的建设,苏州不仅提升了自身的文化软实力和旅游吸引力,还为音乐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平台和机遇,成为“音乐+文旅”融合发展的又一成功案例。
3音乐主题旅游线路:串联音乐与文旅资源
除了音乐节和音乐小镇,“音乐+文旅”融合的另一种重要形式是音乐主题旅游线路。通过将音乐元素与旅游线路相结合,音乐主题旅游线路为游客提供了一种更加个性化、多样化的旅游体验,同时也为地方文旅资源的整合与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以2021年推出的“中国摇滚音乐之旅”为例,这是一条以中国摇滚音乐文化为主题的旅游线路,串联了北京、成都、西安等多个摇滚音乐重镇。在这条旅游线路中,游客不仅可以参观各地的摇滚音乐酒吧、音乐工作室,还可以参加摇滚音乐讲座、音乐创作体验活动,深入了解中国摇滚音乐的发展历程和文化内涵。此外,“中国摇滚音乐之旅”还通过与各地旅游景区合作,推出音乐主题旅游套餐,为游客提供一站式的旅游服务,进一步提升了游客的体验感和满意度。据统计,自2021年推出以来,“中国摇滚音乐之旅”累计吸引了超过50万人次的游客参与,带动了沿线城市旅游、餐饮、住宿等相关产业的收入增长,成为“音乐+文旅”融合的又一创新实践。
2023年推出的“中国民谣小镇之旅”同样具有代表性。这是一条以中国民谣文化为主题的旅游线路,串联了大理、成都、厦门等多个民谣小镇。在这条旅游线路中,游客不仅可以欣赏到各地的民谣音乐表演,还可以参观民谣博物馆、民谣创作工作室,参与民谣创作体验活动,感受民谣音乐的魅力和温暖。此外,“中国民谣小镇之旅”还通过与各地旅游景区合作,推出民谣主题旅游套餐,为游客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旅游选择。通过音乐主题旅游线路的开发,不仅提升了各地民谣小镇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还为地方文旅资源的整合与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推动了“音乐+文旅”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
结语
“音乐+文旅”作为一种新兴的产业融合模式,在推动地方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从音乐节的沉浸式音乐盛宴到音乐小镇的音乐主题文旅空间,再到音乐主题旅游线路的创新实践,“音乐+文旅”通过将音乐元素深度融入文旅产业,为游客带来了全新的体验和感受,同时也为地方文旅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内涵。然而,在“音乐+文旅”产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例如,部分音乐节和音乐小镇存在同质化现象,缺乏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品牌特色;一些音乐主题旅游线路的规划和设计不够科学合理,缺乏对地方文旅资源的深度挖掘和整合;此外,音乐与文旅产业的融合还不够深入,尚未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和协同发展机制。
展望未来,“音乐+文旅”产业应注重差异化、品牌化发展,深入挖掘地方音乐文化资源,打造具有独特文化内涵和品牌特色的音乐文旅产品。同时,应加强音乐与文旅产业的深度融合,通过创新商业模式和运营模式,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和协同发展机制,推动“音乐+文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此外,还应注重游客体验的提升,通过引入科技手段和创新服务模式,为游客提供更加个性化、多样化的音乐文旅体验,满足游客日益增长的文化旅游需求。相信在政策的支持和引导下,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音乐+文旅”产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美好的未来,为地方文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