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消费升级和文旅产业深度融合的大背景下,夜游夜经济正成为城市发展的新引擎。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夜间消费市场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而体育赛事与文旅夜游的结合,更是为夜游夜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苏超,作为江苏地区一项备受瞩目的体育赛事,成功地将体育激情与文旅夜游消费深度融合,点燃了全省的夜间经济,为我们展现了一幅生动且极具潜力的夜游夜经济发展画卷。深入剖析苏超模式,对于探索夜游夜经济的创新发展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苏超 —— 点燃夜游夜经济的 “烽火”
赛事魅力引发全民关注
苏超自开赛以来,便以其独特的竞技魅力吸引了大量观众。单场最高上座突破 6 万人,这样的观赛规模不仅体现了赛事本身的吸引力,更反映出体育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比赛现场,球迷们的热情高涨,欢呼声、呐喊声交织成一片,营造出热烈的氛围。这种现场的感染力通过媒体传播,进一步激发了更多人对苏超的关注,为其带动夜游夜经济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第二现场” 拓展消费空间
全省各地创新打造的 “第二现场”,成为苏超带动夜游夜经济的关键举措。这些 “第二现场” 遍布城市的商圈、街区、景区等场所。例如在惠山古镇,比赛当晚餐厅门前队伍蜿蜒,排队桌数较平日暴增两倍。无锡市相关部门和商家以球 “惠” 友,推出多处 “第二现场”,与球迷共享狂欢。7 月 19 日、20 日晚,无锡市图书馆举办宜图 “书超” 之夜 ——“燃情苏超 创意市集” 活动,通过 “赛事 + 市集 + 阅读” 的跨界联动,两晚共吸引 6258 人次参与。在这里,球迷们不仅能够观看比赛,还能在周边参与各类消费活动,从品尝美食到购买文创产品,从体验文化活动到享受休闲娱乐,“第二现场” 成功地将赛事的激情延伸至夜间消费的各个领域,拓展了消费空间,让球迷们在观赛之余,尽情享受丰富多彩的夜间生活。
苏超带动下夜游夜经济的多元业态呈现
餐饮消费的火爆场景
在苏超的带动下,餐饮消费迎来了爆发式增长。今年上半年,江苏餐饮收入 2461.6 亿,占全国 8.9%,领跑长三角,增长 5.7%,增速高于全国,7 月份超 10 座城市夜宵订单量明显增长。各地围绕苏超推出了一系列美食活动。连云港在赛事期间,重点监测的 20 家餐饮企业周末上座率较平时周末增长 38%,赛事时段上座率更是达到 95% 以上。扬州冶春御马头店打造全国首个 “园林足球主题夜市”,球迷们可以夜游北护城河灯影长廊,品味地道淮扬菜,活动日均吸引超 3000 人,提升了淮扬美食的知名度。盱眙在淮安队主场对战南京队期间,举办为期 3 天的欢乐龙虾宴,超万名食客剥食 103 吨小龙虾,某龙虾馆负责人表示准备了 2 吨龙虾,1 个小时就卖完了,补货 3 次还是供不应求。无论是高端餐厅还是街头小吃摊,都在苏超的带动下生意兴隆,啤酒、烧烤、小龙虾等美食成为球迷们观赛时的标配,餐饮消费成为苏超带动夜游夜经济的重要一环。
文旅融合的独特体验
苏超与文旅的融合,为游客带来了独特的体验。在扬州,将 “苏超” 足球热潮融入千年运河夜景,以 “体育 + 非遗 + 夜经济” 创新融合模式,助力夜经济发展。省内 12 个客队城市市民凭有效身份证在扬州主场比赛日的周五、周六来冶春夜游,可享受啤酒优惠等福利。冶春小酒馆及户外精心营造足球氛围,巨型灯饰、主题装置与古运河的夜景交相辉映,让游客在欣赏运河风光的同时,感受足球的魅力。南京熙南里历史文化街区利用 “苏超” 热度,设置 8 处直播点位,群众可以一边看 “苏超”,一边品美食,还能参与点球、射球等足球运动类活动赢取礼品。汉文化景区推出的 “王陵奇妙夜”,融合古墓探秘、剧本推理、沉浸演绎等元素,让游客在体验独特游玩项目的同时,深入了解徐州的历史文化。这些文旅融合的项目,不仅丰富了夜游夜经济的内涵,也提升了城市的文化吸引力。
零售娱乐的协同发展
零售和娱乐业态在苏超的带动下也实现了协同发展。各大商场、街区借助苏超的热度,推出各种促销活动和主题娱乐项目。常州市商务局以苏超票根为纽带,联动全城商户打造 “十大美味、百场活动、千家商户” 消费生态。新北万达广场承诺 “进一球送一罐啤酒”,迪诺水镇设置万元锦鲤大奖,江南环球港以进球为号抽酒店房券。全市 35 个大屏观赛点同步推出市集、音乐会等配套活动。盐城市亭湖区爱琴海购物中心为超 500 名球迷提供免费餐饮券、零食饮料,联动品牌推出专属折扣,带动客流量与销售额分别增长 20% 和 25%。在娱乐方面,电影院开启 “苏超” 专场放映,KTV 推出足球主题包间,电竞场馆举办足球电竞比赛等,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娱乐需求,进一步激发了夜间消费活力。
苏超模式对夜游夜经济发展的启示
打造 IP,提升品牌影响力
苏超成功打造了具有广泛影响力的赛事 IP。通过精心策划赛事内容、提升赛事组织水平、加强品牌宣传推广等方式,让苏超在短时间内获得了极高的关注度。对于夜游夜经济而言,各地应注重挖掘自身特色文化资源,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夜游 IP。例如西安的大唐不夜城,以唐文化为核心,打造出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和文化感染力的夜游场景,成为全国知名的夜游品牌。通过塑造独特的 IP,能够吸引更多游客和消费者,提升夜游夜经济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
跨界融合,丰富消费业态
苏超通过与餐饮、文旅、零售、娱乐等多业态的跨界融合,形成了多元化的消费场景,极大地丰富了消费者的体验。夜游夜经济的发展也应借鉴这种模式,打破传统业态之间的界限,促进不同产业之间的协同创新。比如可以将文化演出与餐饮消费相结合,打造 “边看演出边用餐” 的新型消费模式;将艺术展览与购物体验相结合,让消费者在购物的同时欣赏艺术作品,提升消费的文化内涵。通过跨界融合,能够创造出更多新颖的消费业态,满足消费者日益多样化的需求。
精准营销,满足消费需求
苏超在营销方面精准定位目标群体,针对球迷和消费者的需求,推出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活动和优惠措施。江苏省商务厅联合高德地图推出 “苏・超级夜” 主题活动,通过推荐 “夜间消费集聚商圈 (步行街)”、发放专属消费券包等形式,将足球文化与夜间消费深度融合。各地也根据自身特点,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营销活动。夜游夜经济的发展同样需要精准营销,深入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偏好,利用大数据、新媒体等手段,进行精准的市场推广。例如根据不同年龄段、消费层次的消费者,推送个性化的夜游产品和优惠信息,提高营销效果,吸引更多消费者参与夜间消费。
结语
中国夜游网点评:苏超作为体育与文旅夜游深度融合的成功范例,为夜游夜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它通过赛事的强大吸引力,打造 “第二现场” 拓展消费空间,带动餐饮、文旅、零售、娱乐等多元业态的繁荣发展。从苏超模式中我们得到启示,打造特色 IP、推动跨界融合、实施精准营销是促进夜游夜经济发展的有效路径。在未来,随着人们消费需求的不断升级和技术的持续创新,夜游夜经济有望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各地应充分借鉴成功经验,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积极探索适合本地的夜游夜经济发展模式,让夜间经济成为城市发展的新亮点,为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同时也为人们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夜间生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