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4月13日,晶盛机电、士兰微、利亚德、中微公司、国星光电、茂硕电源、富满微、明微电子8家LED照明A股上市公司披露《2022年年度报告》。其中,仅2家LED照企实现营收及净利双增。具体情况如何?且往下看!
晶盛机电
2022年营收106.38亿元
4月3日,浙江晶盛机电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晶盛机电 股票代码:300316)发布《2022年年度报告》。报告显示,2022年晶盛机电实现营业收入106.38亿元,同比增长78.4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9.24亿元,同比增长70.80%。
晶盛机电表示,2022年,公司紧抓半导体装备国产化进程加快的行业趋势,积极开发光伏创新性设备,加强光伏设备的市场开拓,进一步提升技术服务品质,提产增效,积极推进在手订单的交付及验收工作,实现营业收入规模及经营业绩同比大幅增长。
士兰微
2022年营收82.82亿元
3月31日,杭州士兰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士兰微 股票代码:600460)发布《2022年年度报告》。报告显示,2022年士兰微实现营业收入82.82亿元,同比增长15.1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52亿元,同比下滑30.66%。
士兰微称,从2022年第二季度末开始,下游普通消费电子市场景气度明显转冷,造成公司部分消费类产品出货量明显减少,其价格也有一定幅度的回落,对公司的销售和利润增长造成一定压力。
利亚德
2022年营收81.54亿元
4月4日,利亚德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利亚德 股票代码:300296)披露《2022年年度报告》称,2022年利亚德实现营业收入81.54亿元,同比下滑7.8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81亿元,同比下滑53.94%。
利亚德表示,2022年,受大环境影响,公司文旅夜游板块订单较上年同期下降61%以上,营收下降58%,利润出现大额亏损;同时,2022年公司商誉减值2.07亿元,致使公司净利润下滑。
中微公司
2022年营收47.40亿元
3月31日,中微半导体设备(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中微公司 股票代码:688012)披露《2022年年度报告》称,2022年中微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7.40亿元,同比增长52.5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70亿元,同比增长15.66%。
中微公司指出,公司从2012年到2022年十年的平均年营收入一直保持高于35%的增长率。2022年,虽然国内外产业形势异常严峻,公司上下齐心,克服重重困难,与客户和供应厂商密切合作,积极应对复杂国际环境的考验,年营业收入再创历史新高。
国星光电
2022年营收35.80亿元
4月7日,佛山市国星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国星光电 股票代码:002449)发布《2022年年度报告》。报告显示,2022年国星光电实现营业收入35.80亿元,同比下滑11.4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1亿元,同比下滑48.22%。
国星光电称,2022年,受全球经济增速大幅放缓、通胀压力提升等因素影响,终端市场需求持续疲弱。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公司紧密围绕年度经营目标,通过持续推进产品研发、精益化管理和降本增效等工作,夯实发展基础,增强抗风险韧性和发展活力。
茂硕电源
2022年营收15.43亿元
4月12日,茂硕电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茂硕电源 股票代码:002660)发布《2022年年度报告》。报告显示,2022年茂硕电源实现营业收入15.43亿元,同比下滑5.0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85亿元,同比增长27.70%。
茂硕电源称,2022年,公司围绕“专注电源、聚焦主业”的发展战略,深耕消费电子类电源和LED电源两大电源业务,充分发挥公司的核心竞争优势,受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等因素影响,营业收入略有下降,盈利能力有所提升。
富满微
2022年营收7.71亿元
4月13日,富满微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富满微 股票代码:300671)披露《2022年年度报告》称,2022年富满微实现营业收入7.71亿元,同比下滑43.7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3亿元,同比下滑137.83%。
富满微表示,报告期内,公司全年营收以及净利润同比下滑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公司所处行业面临宏观经济下行、全球消费疲软、终端客户需求不及预期、晶圆采购成本上升等诸多不利境况,受此影响公司计提产品存货跌价减值损失大幅增加。
明微电子
2022年营收6.85亿元
4月8日,深圳市明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明微电子 股票代码:688699)披露《2022年年度报告》称,2022年明微电子实现营业收入6.85亿元,同比下滑45.2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11亿元,同比下滑98.36%。
明微电子表示,2022年度,受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国际地缘政治冲突和行业周期等多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公司基于经济形势和市场供需关系情况,持续强化与战略客户长期合作关系,主动采取降价策略以巩固市场份额,致使公司营业收入和毛利率受到一定影响。